福建土楼详细介绍
时间:2022-09-20 04: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次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福建云霄,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福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 。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 、平和土楼 、诏安土楼、云霄土楼、漳浦土楼以及泉州土楼等。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即永定县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 这些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福建云霄,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截至2008年,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 说起福建土楼,很少有人将其与闽南扯上关系,事实上,在地处闽南的漳州,土楼遍布于这里的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山区,土楼数量多达一两千座,仅南靖县就有千余座。华安县大地土楼群包括“土楼王”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是“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土楼共有63座,分布在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洛江、石狮和泉港,其中安溪占了将近一半 。 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区湖坑镇东北面的洪坑村。由玉成楼、庆成楼、振成楼、永源楼、福兴楼、景阳楼、阳临楼、朝阳楼、庆福楼、光裕楼、九盛楼、福裕楼、奎聚楼、如升楼、万盛楼、尚德楼、辉萼楼、庆宜楼、永昌楼、永成楼、福兴楼、集源楼等组成。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福裕楼、奎聚楼、阳临楼、中柱楼等33座。土楼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五凤楼、半月形及其变异形式。此外还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宫、日新学堂、林氏宗祠、关帝庙等。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振成楼为该土楼群的代表,其中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于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福建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 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全村几十座土楼,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最早的五云楼建于明代。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西部的书洋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距南靖县城60公里,住户均为黄氏族人。 田螺坑土楼群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景观村落,由1座方楼、3座圆楼和1座椭圆形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河坑村,距南靖县城58公里。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6座圆土楼和五角星的南薰楼共13座。 河坑土楼群是福建土楼中最密集的土楼群落。从最早的朝水楼(1549年—1553年)到最晚的永庆楼(1967年—1972年)的落成,反映了不同年代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沿革。7座明清时期造的方形土楼和7座近代建造的圆形土楼构成两组地上“北斗七星”的星象奇观。 华安县沙建镇的“齐云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有确切纪年的土楼。为中型椭圆形土楼,楼高2层,以普通夯土与部分泥砖成墙,底墙厚1.5米。楼呈横式,与屋后山体平行。 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中国圆土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二宜楼”楼匾已收入《中华名匾》一书。 平和县现存476座明清时期的土楼。著名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土楼群、芦溪镇绳武楼、丰作厥宁楼、大溪庄上大楼、霞寨榜眼府、五寨乡思永楼等。平和县的西爽楼,是福建最大的方楼。 七星土楼群分布在平和县坂仔镇,镇区附近排列着的七座土楼:环溪楼、宾阳楼、庆阳楼、薰南楼、黄墘楼、后厝楼和五美楼,呈北斗七星之状排列。坂仔的北斗七星土楼群是因其位置所定的,七座土楼分建在铜溪两岸,从五美楼到环溪楼的建设,时间跨度80年,到兴建最后一座环溪楼时,其楼联即包含“北斗祥光”、“南山佳气”等字眼,道出了北斗七星土楼群的形成。 绳武楼位于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是一座袖珍圆形土楼。绳武楼系芦溪叶氏第十八世太学生叶处侯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圆楼直径43.8米,24开间,占地面积150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楼高三层,第一层是客厅、厨房和一间卧室,每间都有楼梯通往第二层;第二层是各户私房;第三层是朝天院,设有通廊可环绕全层。 诏安土楼以在田楼为中心,附近还有12座土楼,即水美楼、石马楼、玉田楼、玉峰楼、庵边楼、田下楼、新城楼、龙头楼、凤山楼、燕翼楼、凤鸣楼、光裕楼等。诏安土楼,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现存的土楼有350多座,保存基本完好的有160多座。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世界遗产名录》中的“6群4楼”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位于龙岩市永定县南部的下洋镇初溪村,距县城凤城镇47千米。 其磅礴的气势令人为之震撼。 初溪水土楼群包括: 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华庆楼、庚庆楼、锡庆楼、福庆楼、共庆楼、藩庆楼、善庆楼。 洪坑土楼群 洪坑土楼群位于龙岩市永定县东南面的湖坑镇洪坑村,距县城凤城镇45千米。 错落有致,布局合理,洪坑土楼群包括: 光裕楼、福兴楼、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振成楼、庆成楼,均保存完好。 高北土楼群 高北土楼群位于龙岩市永定县东南面的高头乡高北村,距县城凤城镇47千米。 该土楼群每一座土楼的周边均铺设青石板小道,楼与楼之间亦以青石板小道相通,高北土楼群包括: 承启楼、五云楼、世泽楼、侨福楼。 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60千米。 五座土楼依山势起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田螺坑土楼群包括: 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曲江村河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58千米。 河坑土楼群包括: 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南薰楼。 大地土楼群 大地土楼群位于漳州市华安县东部的仙都镇大地村,距华安县城26千米。 是古代夯土建筑一大奇迹,山水环境宜人,贯穿“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大地土楼群包括: 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