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提速!六类违纪问题将被严查
时间:2022-10-27 08:21 来源:香烟网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在机构改革这场重大工程中,纪检监察机关比别的机构多了一项特殊任务——不但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成自身的各项改革任务,做改革的先锋和表率,还要履行好纪检监察职责,监督检查其他部门落实改革任务的情况。 ◎严明政治纪律 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变通、拖延改革等问题,确保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严格按照党中央部署有序实施。 表象:遇事慢半拍,习惯先等等看看其他区域、部门的作为,再作出安排部署。 避重就轻,尽管简政放权数量不少,但挑挑拣拣,放的“干货”不多浙江 市场监管局查处假冒烟草案,放的不情不愿。 消极怠工,从以前的乱作为变成不作为,搞出工不出力、抬脚不迈步那一套。 原因:私心私利作祟。一旦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自然表现得拖延不决,该出手时不出手。对党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改革往往意味着让渡权力、革掉利益。 ◎严明组织纪律 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坚决查处擅自行动、一哄而起,重大改革事项不及时报告等问题,确保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在工作部署、组织实施上有机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按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这是必须遵守的规矩,也是检验一名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试金石。 ◎严肃机构编制纪律 坚决查处机构改革方案涉及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整不按规定程序报批,擅自提高机构规格、调整和增设内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在编制数据上弄虚作假,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违反规定干预下级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等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纪律意识不强,是“闯红灯”行为频发的内因。个别领导干部把擅自设立机构、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违规行为看成是拓展事业、有魄力的表现,不以为过、反以为功。极少数领导甚至把机构编制看成是自家的自留地,完全把机构编制纪律抛在脑后。 前车之鉴:2007年2月,陕西省渭南市群众拨打中央编办“12310”举报电话,反映该市公安局擅自在其内设机构之下设立大量机构,并任命了近30名领导干部。经陕西省编办会同有关部门核查,举报属实。2007年4月,渭南市公安局撤销了31个违规设立的机构,并免去了28名人员的领导职务。 ◎严肃干部人事纪律 坚决查处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干部工作程序规定擅自决定涉及人员分流、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和调整交流干部、突击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拒不执行组织作出的机构调整、职位变动和干部交流决定等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浙江 市场监管局查处假冒烟草案,没人敢管,也没人愿管。现实中,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隐蔽性,追究倒查责任“雷声大,雨点小”,也为这些官员毫无顾忌地经营“一亩三分地”提供了便利。 前车之鉴:湖南省株洲县原县委书记龙国华高升时,顶风突击提拔当地100多名官员;山西省长治县原县委书记王虎林,离任前竟“批发”了400余顶官帽。 ◎严肃财经纪律 坚决查处漏报、瞒报、隐匿和违规处置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隐瞒、挪用资金或虚列支出,转移套取资金,突击花钱、巧立名目发放和私存私放钱物,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 表象:私设“小金库”,“三公”经费使用不合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财务管理混乱等。 原因:财经纪律意识淡薄、既得利益驱动、内部管理薄弱和缺乏有效外部监管机制。 前车之鉴: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期间,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多次违规组织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旅游,共计花费公款14万余元;该社还违规超范围使用专项经费逾300万元用于公务接待、办公开支、发放津补贴等。该社主要领导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严格保密纪律 坚决查处泄露党和国家秘密、传播小道消息等问题。 根据《保密法》第十条,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前车之鉴:2015年8月12日中纪委消息称,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霍克被“双开”。据通报显示,霍克存在“泄露党和国家秘密”的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