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为什么有软硬之分 软包香烟比硬盒香烟贵在哪?
时间:2022-10-28 11:30 来源:香烟网 作者:佚名 点击:次
中华的“软硬史” 在早期,大部分香烟都是软包包装,那是因为成本较低。上海“中华”一开始都是软包。后来,引进了硬盒卷包机后,开始生产“硬中华”。无疑,硬盒的包装成本更高,更加便于携带;而软包烟放到口袋里容易掉烟丝,烟支易扭曲变形。按照这个逻辑,硬盒的出现,应该把软包烟赶出高档市场才对。 事情就是这么好玩。烟民们发现,市场上的软包慢慢少了,不好买了。产品稀缺香烟生产成本,引发了老烟枪们的无限联想——“软包中华抽不到了,尼玛真好抽啊!”“新出的硬盒香烟,烟丝真不如软中,怀念软中啊!”……而实际上,一开始软、硬中华的烟丝是一样的! 既然软包供不应求,上海卷烟厂就把软包培养成更高档次的烟,这时候才反过来真正把软、硬中华的烟丝给区分出来,继续营造软中品质更高、货源更少的市场氛围。 中华的“软硬史”,乃是硬盒包装的始作俑者们,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这就是市场的力量,也是上海人趁势而为的智慧。 低档烟在定律的“那一头” 无论如何,“成本导向型”的另一头,真正的以总成本原则来定价的低档烟,情况与“软贵定律”完全不同,反而成了“硬贵定律”。 比如,曾经普及咱老百姓的“红梅”香烟,硬红梅4块一包,软红梅只要3块甚至2块5;什么“大丰收”、“红山茶”、“黄金龙”、“芙蓉”……一大帮子“民烟”,就是硬盒比软包贵。 这种“硬贵定律”是因为,低档烟的定价策略是总成本导向原则,成本高售价高、成本低售价低。不可否认,“硬盒机”的机械程度比“软包机”复杂,维修成本更高,硬盒烟的辅料成本也高,所以一些低档烟就把硬盒版本定价高一点,免得亏本香烟生产成本,甚至有的低档烟就根本不做硬盒,真心不划算,这就是成本的力量! 消费心理的延伸 也有人说:为什么有“软贵定律”?其实是长衫跟短打的道理。人们为什么穿长衫?因为长衫不利于劳动,所以是上等人的象征。人们为什么抽软包,因为软包容易弄坏,怕挤,所以是上等人的象征。 是否有人注意到吸烟的人的心理需求呢?拆包习惯以及从烟盒拿烟的习惯,以及放烟的习惯等。这些习惯都注定了软包是不可被消除的产品。把软包的条封拆开,用左手顶住底部,右手两指并拢敲击另外一侧,弹出一支香烟——很有感觉吧! “能保持软盒烟的挺括整洁”,可以作为一种身居高位或有闲阶级的标识,尽管这一符号远不如别墅名车那么显著有效,但因为它的廉价和高爆光率,还是颇受青睐。类似的例子还有高跟鞋、拖地长裙、长指甲、很容易弄脏的白手套、难以维护的丝绸服装……而那些兜售奢侈品的商家,绝不会宣传其产品简单易用,易于维护保养,这些优点是留给大众消费品的。 这可以作为“软贵定律”的另一个辩论依据,尽管听起来还有那么一点玄乎。 例外:初衷的渐行渐远 例外也正在不断出现,甚至有打破“软贵定律”的趋势。比如,如雷贯耳的“云烟大重九”,硬盒的市场售价明显在千元规模以上,高出软包很多;有机烟“玉溪庄园”,“红塔山大师”,都是硬盒;天价烟中的新贵——像“黄金叶天叶”、“贵烟国酒香30”,都是硬盒。这些例外,已经俨然成了高档烟中的主流形态,“软贵定律”随着大中华的不断普及和扩量,也正在逐渐忘却了初衷。 而近年来兴起的“软包硬化”,更是正在不断改变了软、硬的高、低两档次的定位格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