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中华芙蓉王香烟网上公然叫卖
时间:2022-11-04 16: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图为互联网泛滥的售假信息。 新华社 发 江西侦破互联网销售假烟“第一案”:买家遍及30个省区市,销售金额达2300多万元 据新华社电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售假”行为开始从实体市场向虚拟网络发展,也因为更加隐蔽和其高科技含量而难以监管。江西省日前侦破互联网销售假烟“第一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批捕,一些细节逐渐被披露,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此案受到了网民的关注,也引发了网络对于“打假难”的激烈讨论。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案情:网店明卖茶叶,实售假烟 利用互联网平台,一个假烟销售团伙向全国30个省区市的买家疯狂倾销假冒中华、芙蓉王等名牌卷烟,销售金额达2300多万元,被称作江西网络销售假烟第一案。由于涉案金额较大、销售手段少见,这起案件于2010年被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列为部级督办案件。 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取证,专案组远赴福建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方某和何某江西假烟案最新,随后其余8名犯罪嫌疑人也相继落网。目前,方某和何某等4人已被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检察院正式批准逮捕,鹰潭警方和烟草专卖部门还在进一步侦查此案。 鹰潭警方负责人告诉记者,方某和何某在淘宝网上开设了一家名叫“茶叶吧”的网店,名义上是出售茶叶,实际上是以此为幌子销售假烟。方某通过网络论坛、QQ群等大肆宣传,谈好价格后通过支付宝交易,然后将假烟伪装成礼品通过快递发货。同时,两人还建立了假烟销售网站“特价香烟网”等,并不断变换网址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 “根据已查获的网上卷烟销售案件显示,网上所销售的卷烟经检测部门鉴定100%均属于假烟”江西假烟案最新,江西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支队长林建伟说。 然而,此次侦破的江西网络销售假烟不过是冰山一角,类似案件在全国屡见不鲜,网络“售假”的泛滥程度可见一斑。 记者在搜索栏输入“假烟”、“仿真烟”等字样,有近14万个词条,其中不乏销售假烟的网站、贴吧、论坛及空间等,来自福建、广东、上海等多地的卖家纷纷“扎根”网络销售假烟,且毫不掩饰地留下联系方式。 尴尬:网络打假是“自行车追宝马” 工商和公安等管理部门,对于隐藏在网络中的售假行为也十分头疼。 点小面广,执法对象难锁定是网络打假“第一难”。在鹰潭网络销售假烟案中,警方发现此案网上注册用户交易对象遍及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等十多个省市地区。调查人员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取证,逐个走访涉案人员,而买假烟者涉及个体户、公务员、教师等几乎所有人群。 因此,网络打假的执法成本也较高,这是打假“二难”。在网络售假中,服务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往往分布在不同地区,这种跨区域的查处不仅增加了办案的难度,也增加了执法的成本。 执法权限和技术手段跟不上需要是网络打假的“三难”。目前的网络售假都具有一定的高科技含量。一些网络售假者甚至采取“游击战”,将假货存放、生产、销售和运输分开,网络销售的服务器终端在国外,并不停地更换电脑IP地址。有的售假者用了“蹭网卡”,盗用他人电脑IP地址进行售假行为。 “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发现,相对售假者日益“精湛”的高科技专业手段,作为网络商品打假主要机构的工商部门,其技术手段和专业力量却比较落后。江西省工商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仅有南昌市局配置了专业搜索设备,县区级工商部门几乎全部利用人工在线搜索进行网站管理。 面对落后的监管方式和日益更新的网络售假手段,有网民评价道:“这等于是有关部门骑着自行车去追开宝马的网络售假者!” 出路:建立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 江西网络销售假烟第一案因涉案金额高、影响大而受到公安、工商、烟草专卖等部门联合查处。然而,一些金额小、影响小的普通网络售假案却很难被查处,许多网民抱怨“投诉难、维权难”,相关部门“踢皮球”,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和监管机制。 江西省公安厅网监部门负责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网络打假的管辖范围存在多部门交叉管理,“出现‘谁都管却谁也不管’的局面,导致通过网络售假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遏制。” 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的多个部门负责人建议,要有效打击网络售假,就必须建立上下畅通、内外互动的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单个网民投诉的受理力度。单个网民的投诉涉及金额较小,但积累起来影响面广,因此要明确给予市县区一些监管部门最大化的自由裁量权。 此外,有关专家还建议,为威慑和处罚售假者,需要制定国家层面的严格的法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