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网

香烟网>香烟信息

感染新冠后竟导致癌细胞消失了!怎么回事?

近日,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一名61岁的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的肿瘤大部分都消失了,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也下降了90%以上。

一名61岁的严重肾病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时发现患有晚期霍奇金淋巴瘤,PET/CT检测显示他的身体各处都有活跃的癌细胞(上图左边的图像中的黑色区域)。

倒霉的是,不久他又因为呼吸困难再次住院,被诊断出患上了正流行的新冠肺炎。一口气在医院住了11天,他的新冠症状终于得到缓解,出院在家中休养,这期间想开了,爱咋咋地,就在家等死了,他没有用过任何免疫化疗和皮质类固醇治疗。

你说神奇不神奇,越等死越没事,四个月之后,PET/CT复查发现他体内的肿瘤大部分都消失了(见上图右边的图像)。

这是怎么回事?

研究人员最终提出的假说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触发了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他因祸得福了。

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迄今为止,我国已累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近900万人次,证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下一步将全面有序地推进高传播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种工作,并实施全民免费接种。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_戒烟后得癌的人多不多_戒烟激活癌细胞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再次表示,接种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居民个人不负担费用。

所以,走向科学小编认为接种新冠疫苗不但能够预防新冠,还能刺激免疫力的提高,兴许歪打正着,还治了你身上的其他毛病,这可不是瞎说,卡介苗在上世纪80年代取代手术切除,成为治疗早期原位膀胱癌的首选疗法。只要满足患者免疫系统正常,肿瘤负荷较小,卡介苗能够直接接触到肿瘤,而且用药剂量足够的条件,卡介苗治疗能够在70%的患者中消除肿瘤。

目前,卡介苗作为免疫疗法治疗早期膀胱癌的机理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澄清,不过科学家们认为最可能的机制是卡介苗通过感染肿瘤细胞,激发了人体的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反应包括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的生成,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的抗癌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肿瘤的破坏。

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前人研究的系统性分析表明,卡介苗和麻疹疫苗在降低死亡率方面的效果高于单纯预防结核病或麻疹得到的预期值,显示它们可能具有防护其它疾病的潜力。

如今新兴的“溶瘤病毒”领域也是遵从这一理念,通过感染肿瘤,不但能够直接杀伤细胞,而且还可以激活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它们在治疗黑色素瘤,头颈癌等癌症类型中已经表现出积极的效果。

对待癌症,预防大于治疗。

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肿瘤医生:这五类人!

“我经常跑步,健康饮食,按时睡觉,居然得了癌症?隔壁老王每天抽烟喝酒,夜夜笙歌,居然屁事儿没有。凭什么啊!?”

是啊,为了防癌,我们推荐均衡饮食,加强锻炼,戒烟少酒等等。但每一天,都会有生活方式很健康的人被诊断癌症,有的甚至年纪很轻。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_戒烟后得癌的人多不多_戒烟激活癌细胞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对于个人而言,癌症的发生有很大随机性,是个概率问题。

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在其公众号发文介绍,这种称之为“彩票理论”:如果把患癌比作“中奖”,那么很显然一个人买的彩票越多,中奖的概率越大!但并不是说,买彩票多的一定中奖,少的就一定不中奖。

接触各种致癌因素,就等于多买了一些彩票。

喝一瓶高度酒?多了几张彩票;抽一包烟?多了几张彩票;胖了20斤?多了几张彩票;长期炒菜油烟很重?多了几张彩票;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多了几张彩票。

……

毫无疑问,整体来看,生活更不健康的人更可能中奖,更容易得癌症。我们推荐大家避免致癌的环境和生活习惯,就是为了尽量“少买彩票”,在个人层面降低风险。

但就像彩票中奖一样,患癌也有随机性。总有运气特别好的,和运气特别差的。

戒烟激活癌细胞_透明细胞肾细胞癌_戒烟后得癌的人多不多

生活健康却得了癌症?不奇怪,因为有人第一次买彩票就得了大奖。

习惯不好却不得癌症?也不奇怪,因为有人买一辈子彩票也没得大奖。

生活充满了意外,确实无时无刻有小概率事件发生。

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

肿瘤医生:这五类人!

到底哪些人容易得癌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总结出这五类人更容易得癌症!

1. 中老年人‍‍

具体来说就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某种意义上说癌症是“老年病”戒烟激活癌细胞,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身上,有一句话尽管有点极端但确实很有道理:“只要你活得足够长,你迟早会得癌症”。年龄可以说是癌症的主要发病风险因素之一,所以医生在问诊采集病史时,一定会问你的年龄,这对医生进行诊断分析时很有价值。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_戒烟激活癌细胞_戒烟后得癌的人多不多

为什么说癌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呢?因为癌症不是一日长成的,从正常细胞“异变”到癌细胞,不断分裂增殖成细胞团,到“可见”可诊断的癌症结节肿块,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年,或几十年。假如某个致癌因素(比如吸烟的烟雾中的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你从十几岁,二十几岁开始吸烟,那么一二十年或更长时间,差不多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中老年,你就进入肺癌最高危的时段了,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的肺癌就是差不多这个年龄以上诊断出来的。总体上,癌症以中老年人为主,当然,现在癌症有年轻化的趋向。

2. 有不良“嗜好”的人

具体来说,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心态等,这是最应该关注的方面,因为这方面的因素多数是我们可以“把控”的,很多情况下,癌症可能是你自己“招惹”来的,是你自己“作”出来的。

比如老生常谈的问题:吸烟(包括二手烟甚至三手烟)是多种癌症的明确的高危因素,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肺癌。

另一个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饮酒。饮酒同样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比如肝癌、口腔癌、咽喉部癌、食管癌、胃癌等。当然,偶尔饮一两次酒倒也不必太担心。经常有人为喝酒致癌做辩护,有的人说喝酒有这个那个好处,这其实和那些吸烟的人说吸烟有这个那个好处的人差不多,其实很多不良嗜好不能说完全没有“好处”,它的所谓“好处”其实就是心理上的所谓满足,很多吃着很爽的“美食“却是有损健康的。值得一提的是,喝酒又吸烟,错上加错,烟雾中的致癌化学物容易溶解于酒精中,加速致癌物吸收入血,可谓是毒上加毒。

吸烟喝酒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因素,其实这方面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经常熬夜和轮夜班的人、无肉不欢的人(嗜食红肉和加工肉类)、嗜好高糖饮食甜食的人、缺乏运动的人、乱性滥性的人、有某些不良饮食习惯的人(饮食无节制无规律,胡吃海喝暴饮暴食,喜吃各种煎炸烤腌类食物,喜吃咸食,烫食,不注意饮食卫生等等)、肥胖超重的人、心态压抑长期得不到释放的人……

3. 生活或工作在癌症高发区的人

这主要涉及的是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某些地区由于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生活在这里的人相对来说就有更高的风险得癌症。另外,某些职业需要经常或长期接触或暴露在某些致癌风险因素中,其患癌风险也相对较高。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_戒烟后得癌的人多不多_戒烟激活癌细胞

生活或工作环境致癌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体无法改变的,除非搬离这个地方或换一个工作。当然,只要是环境因素,就并非不可改变,治理环境主要是从社会层面,这可不是一日之功,但作为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也就能为环境的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人人事不关己,最终人人受害。而工作环境,要重视做好职业防护。同样的,这些高风险人群也要主动做好癌症筛查。

4.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癌症家族史,并不是简单地认为是家里有几个人得过癌症就是有家族史,而是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特别是直系血亲,有多人得过癌症(特别是得癌症时年纪轻),那么你可能携带某些癌症相关的不稳定或缺陷基因,你天生就有更大的风险倾向得某种或某些癌症。而如果你家里有多人先后或同时得癌症,但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比如夫妻之间,夫妻婆媳之间,姑嫂之间…本来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得癌症,特别是得癌症时年龄都比较大,这种情况更多要反思生活和饮食习惯,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有类似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如果经证实确实是有某些癌症家族史的人,那么可以说这是先天之弱,在同等条件下,这些人有更高的得癌症的风险,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并不表示就只能听天由命,而是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做好:一是更要远离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你不是富二代,你还不努力,那你就更差了,没人家“命“好,就不要学人家”任性“;二是要主动做好相关癌症的筛查。

5. “运气不好”的人

这听着似乎有点怪怪的,得不得癌症难道真有运气的因素?真别说,确有可能。运气嘛,就是随机,具体说,癌症相关基本突变,随机发生,发生在你身上,也发生在我身上,他身上,但别人的只是“昙花一现”,而后就修复了,而你的呢,没有得到修复,而且累积下来,最终你就得癌症了,你可能没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没什么问题,也没有癌症家族史,但就是得了癌症,也就是说,导致你得癌症的那个基因突变不是由于环境致癌因素促发的,也不是由于先天遗传的基因不稳定或有缺陷,仅仅就是发生了某种随机的突变,你赶上不了,没办法,“运气不好”。这种情况也只能怪“运气“,当然这也是目前的某些研究暂时这样认为,只是可能还没能找到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也并不是真的就是随机的运气不好

如果您需要降低文稿重复率,或者有进一步的润色需求戒烟激活癌细胞,您可以将您的文稿上传到美捷登投稿系统(电脑端):

公益直播

美捷登从2015年开始,持续在每个月举办数场“医学科研与SCI论文发表“系列公益直播课程,希望能为医学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帮助大家提高研究与发表的能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