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国的“致富经”
时间:2022-11-06 03: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如果自己都不富,别人怎么会相信自己能带领他们一起致富呢?”这是余志国经常反问自己的问题。 说起“致富”,今年47岁的余志国有自己的一套“致富经”。种烟、开超市、养殖,利用烟地闲置期增收,在村子里,像余志国这样多产业发展,身兼数职的人可不多。 放弃留城返乡种烟 1998年,余志国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私自造烟的村子,他主动放弃留在长沙获得稳定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箐口村。 图为余志国家金灿灿的烤后烟叶。新华网发 回到老家后,余志国犯了愁。“刚从‘大城市’一下回到村镇上,落差还是很大,在箐口这个地方,除了种烟,没有其他更好的经济来源。”回忆起种烟经历,余志国感触很深:“听了家里人的建议,我就开始种烟,那时没经验没技术,种烟靠人背马驮,刚开始就种5、6亩,通过慢慢摸索,面积逐年增加。” 虽然靠种植烤烟生活越来越好,但余志国心里一直想出去打拼一下,认为出去能“闯”出一番事业,做出更好的成绩。2020年,已经有了22年种烟经历的余志国放弃了这一份陪伴了他多年的“职业”,到广州搞运输。 “2020年,我在广州帮工厂运输货物,因为疫情原因,生意不好做,在外面更难更累,考虑到家里老人年纪大,村里其他人家里有点什么事也帮不上忙,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就回来了。”提起这段经历余志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从广州回来的余志国决定“重操旧业”继续种烟,“在箐口这个地方,几乎家家都种烟,我也想清楚了,以后再不瞎折腾了,就安安心心把烟种好。”看着自家烟地里,一片片长势均匀的烟株随风摇曳,余志国高兴地说:“烟叶是个收入稳定的好产业,我家今年种了30亩私自造烟的村子,预计收入能达到11万元左右。” 夫妻同心共奔小康 余志国家是一栋45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二楼是生活区域,一楼是门面,门头大大的“乡村商务便民超市”招牌尤其引人注目。 图为余志国家的超市。新华网发 为了多一份收入,余志国开始思考,如何让全家人都有事做。思来想去,他准备用好自家楼房地理位置的优势,开一个商店。 “刚开始只是一个小卖铺,卖一些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和小零食,后来新修了楼房,扩大了店面,从小卖铺升级成了‘超市’。”余志国告诉笔者:“这个店在我们这里应该算是比较大的,生意还可以,我平时都在村委会上班,店里主要是媳妇看管。” 余志国家的超市主营烟酒、五金、玩具、小吃等,应有尽有,品类齐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开个店既能赚钱,还能方便附近的人,又能在家照顾。”余志国的妻子宁公玲说 “融合发展”助力增收 作为村干部的余志国,已经有27年党龄。“在致富这条路上,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好头,先富带后富,大家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我家今年还养了23头猪,大的约有400多斤,按照现在的市场情况,全部卖出去的话,预计纯收入4万元。” 受绿色发展、综合利用、融合发展等理念的影响,余志国切实将烤烟种植与养殖、烟地综合利用等结合起来,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落地,将有限资源发挥出“无限”作用,拓宽增收渠道。 图为余志国家烟地。新华网发 “饲养猪产生的猪栏肥通过发酵就是最好的‘有机肥’,既可以减少烟叶化肥的使用量,节约成本,还可以提升土壤的肥力和质量。”余志国说:“我打算采收结束后将部分烟地用来种蔬菜,蔬菜价格高可以销售给别人,增加一些收入,价格低可以用来喂猪,既提高烟地闲置期间利用率,还增加了收入,一举几得。”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改变,余志国的“探富”之路越走越远。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把烤烟种好,同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做好烤烟主业,探索更多增收渠道,带领其他人挣更多钱,过更好的日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