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彝山深处有暖意 幸福花开处处春
时间:2022-11-15 13: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次
云南楚雄州,山峦叠嶂,谷地错落,溪河纵横,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彝家儿女在这片土地上勤劳“掘金”,依托烤烟这棵“摇钱树”,幸福“叩开”了5万多彝州百姓的家门。 “足不出村卖好烟” 烤烟种植,从来都不能只靠烟农“单打独斗”,利好的政策保障、科学的技术指导,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让烟农吃下“定心丸”。 为了把实事办在群中心坎上,让烟农最大限度节约时间、经济成本,从2021年起,楚雄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提出“约时定点、集中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售”模式,让烟农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村卖好烟”。 通过推行十天五轮、精准预约、限时交售,通过拉长每轮天数,控制交售轮数,精准预约烟农分级时段和烟农代表交售时段,有效节约了烟农的交烟成本。 “烟农卖烟频次较往年减少2次以上,单次卖烟时间缩短2小时以上,卖烟成本显著降低。”楚雄州烟草公司烟叶生产经营科有关负责人说。 按照“分级人员多跑路,烟农群众少麻烦”的工作思路,全州把烟叶分级服务前移到烟农身边,实现代表交烟制度100%落地。 每次集中运输交售,烟农们推选村里一到两名信誉度高、公信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售烟代表,负责烟叶交售业务。运送烟叶的费用节省了,还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做好烟叶分级和大田中后期管理。 今年楚雄州共设置分级点1457个,其中在烟农、烟叶相对集中的烘烤工场、坝区等地方设置固定分级点643个,在烟农、烟叶相对分散的山区、半山区设置流动分级点829个。烟农在家附近的分级点完成烟叶初分后就能回家了。 为了打消烟农顾虑,烟农在家通过微信小程序“清香楚叶数字化收购管理系统”,就能实时跟踪烟叶状态、等级和数量等信息,烟叶交售“烟农在不在现场都是一个样”,彻底打消了烟农顾虑。 疫情之下,2022年全州实现烟农售烟收入27.2亿元,比2021年增加1.76亿元,户均收入5.42万元,比2021年增加了0.55万元。让五万多彝州烟农在种地这个“土饭碗”里盛上了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多元增收喜开颜” 为了帮助烟农拓宽增收渠道,楚雄州烟草公司积极引导烟农发展“烟叶+特色产业”,利用烟后烟墒、烟杆、烟田余肥发展青豌豆、大粒蚕豆、甜翠玉米、稻谷、雪里红、大蒜、萝卜等特色产业,实现以烟为主,粮烟、烟菜互促的链式循环,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烟农的收入。 不仅如此,在全州十县市各打造1个烟区产业综合体,各综合体结合本地实际梳理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烟叶种植区推广“烤烟+青豌豆”“烤烟+大粒蚕豆”“烤烟+萝卜”“烤烟+特色蔬菜”;轮作区推广“优质水稻+养鱼+油菜”“优质水稻+绿肥”“玉米青贮饲料+青豌豆”“高原特色蔬菜”等循环模式,形成了“烤烟+N”和谐发展、多元产业助推增收新格局。 牟定县共和镇众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参与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在全州起步较早,依托烟草产业链,建立了以烟为主、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多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烟区稳定、科学轮作、多产业共同发展。 牟定县烟后豌豆轮作。 “2021年,合作社种植烤烟1256亩,产值597.3万元;水稻900亩、繁种玉米400亩、大粒蚕豆800亩、萝卜392亩、豌豆62亩,非烟产值达990.44万元,实现了从单一的烟叶生产转变为与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综合发展模式。”合作社负责人陈继江说。“不仅如此,合作社依托农机农艺融合、烘烤设备利用上的优势,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不仅压缩了成本,也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牟定县共和镇军屯村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把当地的土地资源变成了资本、把资金变成了股金,通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让2000多个分散的农民成为了有组织、会技术的“职业新农民”。 南华县当地文艺队在田间欢歌庆丰收。 不仅是牟定,南华县的烟区产业综合体示范区在稳定实施区域土地的基础上,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了规划田地便于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以烟为主、其他经济作种植加工销售综合一体的示范区。 “家门口就能打工” 每年烟叶收购期间,助收人员在合作社的管理下,每天忙碌在烟叶收购各个岗位,为的就是能把金叶早日变现,让辛苦一年的烟农鼓起“钱袋子”。 王廷建是南华县龙川镇河硐村的烟农,有十多年种烟经验的他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烟“老把式”,自己种烟不说,还是合作社的烟技员,烟叶收购期间的助收员,其余时间专门负责指导河硐村的烟农种烤烟。从3月份开始,一直到收购结束,都能领到稳定的“工资”。 龙川镇烟农在采收烟叶。 “今年,我领到了三万多元的工资,合作社还为我们买了保险,不仅要把自己家的烤烟管好,还要把村里的烤烟也一起管好。”王廷建说。 不仅有像王廷建一样扎根烟田的“铁杆烟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弃工还乡,学有一技之长,在家门口找到就业“岗位”。 “成为烘烤主管之前,我一直打临工,虽然能挣到钱但出门在外开销大,也顾不了家,现在回来一边种烤烟一边当指导员,不懂的我就学,学会了就教别人,心里踏实云南香烟,底气也更足了。”家住南华县龙川镇徐营村的“80后”烟农鲁芝旺说。 助收人员在整理烟叶。 据了解,在全州16个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云南香烟,技术指导员、采烤指导员、分级员、助收员、打包员8300多个岗位孕育而生,组成了产业工人队伍,合作社把当地懂技术、有经验、有威望的种烟能手招聘到相应的岗位,通过培训再提升,让这些“老把式”发挥自身优势,不仅带动了全州烟叶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也通过稳定和拓宽就业渠道,在越来越多的烟农与合作社之间架起了“就业桥”。 产业兴旺是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让彝家儿女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是楚烟人的初心使命,以烟草产业“联农、带农、富农”,楚雄州烟草公司走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