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制贩假烟案在豫告破 背后有“保护伞”
时间:2023-12-24 17: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次
组织严密 以销定产 隐藏在福建省云霄县的假烟生产厂里,各个环节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早就采取订单方式生产,以销定产。而我国烟草行业从2004年开始,对生产和销售传统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一项主要的内容就是改变以往产销脱节的状况,开始以销量确定产量。
假烟生产的精细性分工,可以本案几个主要犯罪嫌疑人为例。许某1负责采集订单,资金回收,张某负责在山洞里加工烟丝,方某负责包装材料,高某用6台至10台卷烟机负责加工烟条,许某2和许某3雇用20多个人负责把烟条包装成盒、条云霄县假烟一手货源,罗某负责根据不同的销售区域喷打包装上的编码,林某经营的有10多台车的配货站负责托运分销。 整个网络的运作模式是,分销商在对烟草零售商挨家挨户地推销后,逐渐形成并固定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分销商据此收集需求量,订单逐级传递给生产商,生产商接到订单后开始生产,然后将成品假烟交给配送商,配送商负责将货物送达,分销商接到货物以后,将钱汇至生产商账户。
对真品仿冒精益求精 据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介绍,假烟生产商十分注重自己产品的质量,对真品的仿冒也精益求精。他们有配方师和仿配不同品牌香烟的办法。 为了提高假冒香烟的仿真程度,假烟生产厂家根据自己对真品的研究,先生产出一批某个品牌的香烟。在一定范围内销售后,收集吸烟者对口感、香味等多项指标的反馈。然后调整配方,这样多次反复,最终固定下来某一个品牌香烟的配方。据介绍,他们能够生产出任何一个品牌的高仿真香烟。 本案重要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经营了一个涉及河北、辽宁、广州、深圳等地的假烟运输、销售网络。为了保证假烟质量,他向派福建云霄假烟生产商订制假烟,并派驻一名质量监督员,监督生产的假冒香烟必须达到质量标准。由于从质量到包装都具有极强的仿真性,生产出的假烟,即便是专业的烟草打假人员,也必须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才能识别出来。
别墅间都有暗道相连 这些犯罪嫌疑人为了反侦察,可谓费尽苦心。已经被抓捕的30多个重要犯罪嫌疑人,几乎每人都至少有三部手机,有的甚至有六部手机。分别用于联系上线、下线和日常生活。
犯罪嫌疑人杨某交代,他为了和假烟生产商方某谈生意,见面地点约定在福建云霄县一个宾馆。杨某到云霄县以后,方某说在广州见面。杨某赶到广州后,方某打电话称,见面地点改在东莞的一个镇。随后,又将见面地点改在一个山坡上。杨某一路追赶,到了上山的路口时云霄县假烟一手货源,方某确定没有人跟踪,派人骑了一辆摩托车把他接了上山。 专案组人员介绍,这位仍然在逃的方某,进行假烟交易时,从来不露头,送货、转货、装货地点不断变化,往往派一个三线、四线,甚至是跑腿的具体操办。专案组根据整个案情估计,方某涉案金额超过一亿元。 根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外地车、外地人进入福建云霄的收费站,就有人通风报信,假烟生产窝点马上提高警惕。当地靠制贩假烟发家的人,别墅间都有暗道相连,以方便逃跑。一旦一个人出事,只要不牵连别人,家属的生活自然有人照应。否则,会受到残忍的报复。许某在交代了犯罪事实和当地制贩假烟的情况后说:“福建回不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