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散文|邓吉收:临邑有个烟墩村
时间:2024-03-20 06: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次
临邑有个烟墩村 □邓吉收 从临邑县城北行6公里,便到达烟墩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烟墩村”三个大字的高大气派村牌坊,牌坊左下方竖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村碑,一块是功德碑。功德碑前后两面镌刻着为修复烟墩古迹及建造村牌坊而踊跃捐款的村民名字。 修复后的烟墩就矗立在村子的东北角。它高约10米,底部占地约50平方米,整个建筑呈立体梯形,上窄下宽,顶部建有一亭子,在亭子一边的护栏上,“烟墩”两个大字特别醒目。从地面到亭子设计有台阶,可拾级而上,且台阶两边有扶手。 据村碑记载,该村始建于元朝,村名自然离不开烟墩这一古迹。说起烟墩,我们不能不回望它的漫长历史。 在古代,消息传递有两种信号,一种是叫“燧”,即白天放烟;第二种是“烽”,即夜间举火。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到了明代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因此烟墩即烽火台。若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信息。它是古代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新建烟墩前,烟墩的遗址还保留着,足见该村的祖祖辈辈对烟墩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愫。而别处的烟墩大都在遗弃若干年后,经过风吹雨淋,再加日晒侵蚀,早已消失了。 在古代,烟墩之间一般相距5公里地,与该村烟墩相邻的两个烟墩,一个在东北方向的宿安街私自造烟的村子,一个在西南方向的县城北关,彼此距离恰好是5公里,不过这两个烟墩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被夷为平地了。据村中老人说,想当年私自造烟的村子,为了修筑这高大的烟墩,曾在东北约50米处挖坑取土,以至于那里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占地近5亩的柳树湾(池塘)。相传,该村烟墩上面还建有一亭子,烟墩旁有一小房子,是守台的兵营。房子前栽有一棵柳树,据说是用来拴马的拴马桩,这棵树直到解放后还存有,只是树龄太长,树的主干已空心,但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遗憾的是20多年前被刨掉了。 烟墩古迹 据世代相传,在烟墩发挥作用的遥远年代里,村里人与驻守在烟墩旁营房里的官兵相处得很是融洽。由于村子太小,平日里,无论谁家遇到红白大事,需要桌子、凳子、茶壶或茶碗家什的,只要跑到营房里一说,便很快就能借出来。后来兵营撤走,烟墩也就废弃了。 据村里老人回忆,是先有的烟墩,后有的村庄。那是元朝末年,有一郑氏人家逃难来到烟墩旁,起初村名叫烟墩小郑家,后来朱、卞、夏三姓相继迁入,遂改称烟墩村。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祖祖辈辈伴随着村后的烟墩,年复一年地过着提心吊胆、民不聊生的艰难日子。作为传递重要军事情报的烟墩,在那战乱频繁及更朝换代中,不断地发挥着它那应有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烟墩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烟墩村人挺直了腰杆,过上了新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烟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难怪村子里的耄耋老人感慨道:“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过上天天吃白面的神仙般的好日子!” 不仅如此,一个仅有300多口人的村庄,几十年来,各行各业人才层出不穷,其中颇为村里人称道的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毛主席纪念堂的队伍里还有来自烟墩村的一位技术员,这在当地也成为一段佳话和荣耀。 特别是近十年以来,烟墩村的变化更是喜人连连:柏油路通到家门口;家家喝上了自来水;户户购置了小轿车;现代家具一应俱全······一幅美丽如画的乡村画卷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2021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同庆。烟墩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全体村民一致同意捐资在原址上重修烟墩。在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设计和紧张施工后,烟墩古迹得以顺利修复完成。烟墩的修复,正如《功德碑》上所言:“既保留了历史,又优化了村貌。”同时,它对寻根问祖、凝心聚力、铭记乡愁,以及建设美丽家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今日烟墩村,行进在乡村振兴的新的征程上。新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新的美好,正迎面而来! 作者 邓吉收 作者简介:邓吉收,临邑县人。1963年4月生,1981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中文专业,高级教师。有论文在省、市获奖,偶有散文或在“学习强国”发表,或见诸于省、市报端。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