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网

香烟网>香烟信息

从家乡飘过来的炊烟

早晨上班,车载音响随机循环突然唱起了《青花瓷》:“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听到这句的时候正好路过一家早餐店,包子出笼,整个店面都冒着蒸汽,我忽然想起了几十里外那个小村子里的炊烟。

故乡多山,虽不大却也将大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家家户户都藏在山坳里。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这小路的两边。炊烟是不分彼此的。每到亭午日暮,或者晨光熹微,炊烟都会从家家户户的烟囱中轻轻巧巧地飘出来,然后融洽地汇聚到一起,变成一抹轻柔的云,低低地飘在村庄的上空。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村里的乡亲,虽然彼此偶尔会有一些口角,但是情绪从来不会隔夜。早晨起来烧火的时候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很快便随着柴火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就随着烟气杳无踪迹了。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肉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又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过来。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的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那个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赏的村落,吉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或者行走,或者“突突”地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乡亲们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私自造烟的村子,就像他们可能没有关注过家里那个总是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的女人。那个女人是老婆,是母亲。她们默默地见识着村庄最冷清的晨,熬着村庄最深沉的夜,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辛勒和劳累辩驳夸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女人的存在,这些小房子才会按时升腾起炊烟,才会有温暖的被窝和可口的饭菜,那是家的味道

难怪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私自造烟的村子,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admin)